2025/01/01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第一,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培训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其动手能力。第二,分段规划劳动课程,增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渐进性和系统性,能改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安排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第三,设计创造性劳动课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借助优秀传统地域文化资源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的道理,使其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三)整合主题,让项目式学习成为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育人的新途径。一是以现有的劳动教育课程为中心向外辐射,深入开发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开展项目式学习,实施主题式、走班制、订单式、项目化课程。二是将乡土地理深度融入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围绕课程建设、乡土资源开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大量创新性工作,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劳动情境,精心设计劳动情境下的各项主题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三是教师借助创设劳动教育真实情境完成“授知”工作,对情境下的各个主题加以整合,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学习相融通。
(四)教评结合,让“四全”策略成为区域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开发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的“四全”策略,即全域行动、全员育人、面向全体、全程评价。区域整体遵循“四全”策略建构了劳动教育课程,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主动、全面地发展为行动出发点,以“四有”(有保障、有内容、有过程、有成效)和“五爱”(爱农村、爱家乡、爱土地、爱劳动、爱生活)定位课程价值,并确立了“循序渐进和系统建构”“尊重规律和回归自然”两大课程实施理念,明确了课程管理目标,有序推进了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首先,研制《长沙市芙蓉区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坚持“依托实验基地、推进区域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工作思路,精心谋划方案,大胆实践探索,整合社区、学校、家庭劳动教育资源。芙蓉区教科中心做好学校劳动教育教师的教研和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确保各年级劳动教育开展的时间足、质量高。
其次,开发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着力从培养学生劳动兴趣、磨炼学生意志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入手,遴选适合义务教育各年级劳动教育的系列主题,建构主题式博物馆劳动课程、主题式劳动教育融合学科教学课程。
第三,依托内外基地,区域推进课程建设。遴选五所实验基地学校,以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组织课程实施与评价,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和路径,以学生综合评价为依据,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
第四,督导评价课程落实,推广应用。教育局教育科、督导室等科室把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日常加强业务指导,组织相关活动,结合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进行劳动素养评价,教科研部门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总结各学校和劳动教育基地取得的经验,对优秀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提炼可推的课程范式,主办、承办区级以上的专题研究、经验交流会,加强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开展区域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探索,建设劳动实践基地,为着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研制《芙蓉区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方案》,对课程的基本原则、实施策略、评价方式进行建构,遴选4-6所实验学校,积极将劳动教育与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高中选修课程建设有机结合,遵循“以劳辅德、以劳增知、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养心”的新劳动教育理念,让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融为一体,探寻可推广的城市中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范式,然后向全区中小学学校立体推进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
落实劳动教育,须按国家课程方案保证必要课程时间、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建立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研制课程方案。为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从课程的基本原则、实施策略、评价方式等角度研制《长沙市芙蓉区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方案》《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指南》。
其次,遴选适合中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的系列主题。立足区情和校情,从社区资源、学科(含德育活动)资源和学校(校外)劳动基地资源等角度遴选主题,再来建构相关的课程内容。
第三,打造“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由“三维目标”教学转向“核心素养目标”培养,运用跨学科学习观,从教育生态的重构、育人理念的重塑、教学资源的重组、课堂教学的重建等方面打破传统课程格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本着课程人性化、课程“共同体化”、课程创造化、课程信息化的原则,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打造了“主题式+”“乡土化+”“活动化+”等“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见图2)。
这门课程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课程研究中撰写论文《地理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的区域化探索》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年第1期(上半月)发表,并由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21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文作者刘昌荣老师先后受邀在2019年全国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上作《利用传统时节文化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专题报告,在2021年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综合学术年会学术交流活动中作了《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学科+”主题式融合地理课程建构探索》专题报告。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高俊昌、浙江师范大学张建珍等专家的高度肯定。
第四,建构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所谓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是立足中小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依托各自独特的校情学情与地域资源来确立和创设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与课程主题,开发生活中蕴含劳动教育元素的情境,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索、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形成主题式劳动,从而开展跨学科教学。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涵盖了学科教学、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多个领域。通过建设劳动实践基地,开发本土化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确保学习灵活、开放与自主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支持劳动教育情境下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将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建构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如图3所示),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协同效应,引导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另外,结合劳动教育特点,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个模块,精选劳动项目、设计任务清单。内容安排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按照学段分层螺旋上升,形成小、中学融合贯通的劳动教育内容体系。
第五,提升实践基地内涵建设,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劳动素养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的综合体现。开展以劳动课程为主的实践课程,能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对培育实践创新素养和劳动素养有指导意义。那么,如何开发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以培育学生的劳动素养呢?充分利用辖区内的农业基地、博物馆等社区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丰富劳动教育环境,建构博物馆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协同推进、融合育人的劳动教育新路径研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目标要求中明确“能够在校内、校外的真实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通过地理实践活动,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状态,尝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增强信息运用、实践操作等行动力”;在“跨学科主题学习”部分要求“学习场所不局限在校内,要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提高他们在真实环境下学习多学科知识并运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建立校外地理实践基地的要求有:“通过挂牌、共建、共同开发等措施进行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包括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农村等。”基于此,我们于2017年在浏阳市枨冲镇青草社区创建长沙市首个地理研学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遵循“五育”并举的原则开设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以及相应的户外劳动教育和地理生涯教育等课程,定期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依托长沙市首个地理研学基地,设置了结构如图4所示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
第六,课程实施。从调研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摸底中,遴选4-6所实验学校实施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规范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学校应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劳动教育必修课时,安排好集体劳动周(月)活动,让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能持续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从而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基本观念,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担当责任、自觉自愿、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融入血脉,成为基本素养。
第七,完善评价体系。完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激励机制,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领导组织保障。区政府统筹推进、区教育局统一领导、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劳动教育组织工作机制。
制度建设保障。贯彻并落实芙蓉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试行)》《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家务劳动指南》。积极创建劳动教育的工作机制。一是创建“科研+行政”工作机制。以调研作基础,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供劳动教育决策的科学遵循;以政策作保障,通过实施行政驱动,整体谋划区域劳动教育工作。二是创建“互联网+”多工作平台。比如“互联网+劳动教育课例研讨”“互联网+劳动教育督导评估”“互联网+劳动教育成果展评”等。三是创建“学校+基地(家庭、社区、企业)”多元课程体系。在遵循《意见》与《纲要》要求的劳动教育目标框架、内容体系和价值定位基础之上,鼓励学校与本地实践教育基地合作,开发“一地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四是创建“专家+骨干教师”核心团队。五是创建“示范(区、校)+联盟”共享机制。重点培育、精心打造典型经验和案例,推进联盟共建。六是创建“项目+任务”教育新模式。通过专题引领、项目任务驱动推进劳动实践。
硬件条件保障。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落地是个系统工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区域统筹”原则,争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解决诸如营造劳动场地、开发教学资源、保障设备供给等诸多实际问题,学校也可以创造性化解。关于场地建设,每所学校应建立相对固定的劳动教育场所,若条件有限,可以依托社区的场馆或基地等资源。
师资条件保障。一般地,要求配备专任教师,或通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师资聘任制度、学校间劳动教育师资共享、专业技能强化培训等措施,建设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劳动师资队伍。开展“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和实施研究”,整体推进县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教育互动机制——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力求解决:各年级劳动教育具体做什么;什么时间做;怎么监控、考核与评价;怎么保证教师、学生及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长期坚持。进行小学、中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和整体衔接的制度安排,以及考虑就业形态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以保证劳动教育取得预期的效果,积极践行劳动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安全条件保障。比如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教育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等等。
专业支持保障。比如县级及以上的教研机构应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中小学应建立劳动教育教研组。开展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的区级微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加强课程设置、实施和评价研究,形成义务教育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和实施的成功经验,为全区整体推进实施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提供可推广的范式。
实施劳动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基础,社会作依托。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密切配合、同频共振,劳动教育才不会被学校淡化、家庭软化、社会弱化,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才能充分体现。
沟通课外实践。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所开发的课程,每学期开设3-4次主题学习活动,并纳入学校课程的统一管理。全区将课外劳动实践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考核内容,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多样化的真实情境中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养成良好劳动品质。
沟通跨学科教育。倡导在其他学科、教育活动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功能,促进五育融合、学以致用。通过探索适合义务教育各年级劳动教育的系列主题,主题式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德育活动的教学实践,建构“学科+”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活动+”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等课程,拓宽劳动教育的育人路径。并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培养一批跨学科教学的优秀师资,提升参研教师的课程开展与实施能力。比如加强与“美丽校园”建设相结合,与端午、二十四节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的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当地社会发展之中,融入学校发展之中。
沟通家庭与社会教育。强化劳动教育统筹融合,通过做好校内与校外、集中与分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家庭与社会共同承担着为劳动教育提供智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义务。采取建设校内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活动基地、将家长纳入课程实施环节等措施来高效实施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落实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实现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良好劳动习惯及劳动技能的价值诉求。
沟通校园劳动文化建设。学校应通过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宣传,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将劳动育人融入学校办学理念,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劳动意识和劳动自觉。并强化打破学段、年级段、学科界限,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基地共用、工作联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实现有机衔接,达成课程育人。
实践证明,做强传统优势、丰富实践载体,基本建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芙蓉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新格局。
本成果解答了劳动课程面临的四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上显得非常薄弱,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管理缺位。学校普遍将知识传授型课程作为管理的重心,劳动教育课程处于学校管理边缘,将其视为“不务正业”的“玩耍课”“放松课”。二是课程资源缺少。无场地、无设施、无教材、无师资现象普遍,课程实施得不到应有的资源支撑,让劳动教育课程“无米下炊”“无人下厨”。三是课程开发缺乏。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框架、课程内容等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让劳动教育课程成为“无源之水”。四是课程评价缺失。相对于传统的学业评价而言,劳动教育课程既无评价指标,也无操作规范,无法对教师和学生形成课程实施的有效导向,让劳动教育课程成为“找不到坐标的航船”。面对这些问题,成果组在全面厘清影响劳动教育效果主要因素、理解劳动教育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实施、评价等方面,探寻可推广的城市中小学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范式,立体推进主题式劳动教育课程落地生根。
本成果突破了地理学科的三个“短板”问题。一是“学段融通”“课程融合”,课程内容衔接、要素统整和主体协同的局面得以形成。通过开发序列化课程资源与教学案例,开展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建构“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开发“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科研项目,改变传统的线性课程形态,以“融合”的方式,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其核心是围绕来自真实世界的学习主题,融合学科内容、打破学科边界,进行基于现实生活的,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开放性学习。为此,达成了学段衔接,一体化设计课程,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的预期目标。二是教师探究式教学水平提高迅速。以芙蓉区参加2020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科学的监测结果(下称“2020年国测”)分析来看,八年级地理教师探究教学水平高于全市6.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3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9星。三是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全区中学生地理学业质量显著提升。“2020年国测”监测数据显示,地理学业表现较优。地理成绩的平均分为236分,高于全市6分,高于全省28分,高于全国36分,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10星。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的比例为96.2%,高于全市3.0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2.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7.0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10星。地理学习兴趣较高。略低于全市1.8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8星。学生学习自信心明显提升。八年级学生地理学习自信心高于全市3.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7.0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5.5个百分点。
本成果的影响下,形成课例、课程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开发系列化公益地理课程。先后开发了《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培训标准》(湖南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寒暑假网络学习》(长沙市教育局)、《核心素养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音频课程》(岳麓书社)《疫情线上地理公益课程》等系列化公益地理课程。这些课程作为湖南远程课程资源供新课程培训使用,并在相应官网长期展播。《初中地理音频课程》《疫情线年疫情期间作为初中公益课程在《学习强国》和“长沙市人人通云平台”等展播,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万多人参与在线学习。再次,积极参与全国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课例遴选。2013年以来,先后有刘昌荣、曹正强、余小梁等老师优秀课例在综合学术年会上予以展示,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第四,鼓励教师制作优秀课例参加各级竞赛活动。在教育部开展的“一课一名师”、国家精品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以及全国地理优质课评比中,李屏、邓志华、杨陆平等老师执教课例多次获得特等奖或一等奖,这些课教学情境鲜活新颖,凸显新课程理念,也彰显了主题式融合课程在亲课程改革中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建构的区域化探索》入选《幸福教育之芙蓉行动》专著。
实践证明,地理主题式融合课程的研究成果将学科立德树人功能具体化kaiyun全站,将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可操作化,将课堂教学主体发展生命化,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地理教学观念陈旧、探究性教学行为缺失、农村教研供给侧矛盾突出、德智异化、学段分离等问题。kaiyun全站kaiyun全站